截至2023年年底,北京市西城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2.9万人,占总人口的29.93%。为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西城区在做好“父母食堂”助餐服务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提升路径,实施“父母食堂+(家)” 模式,打造养老助餐服务“西城经验”升级版。
补供方变供需并补
在前几年的探索中,西城区不断调整优化养老助餐政府补贴结构,由最初“补供方”优化为“供需并补”的政策,激励供需双方共同参与。
2022年实施的《北京市西城区养老助餐服务实施细则(试行)》通过就餐补贴和运营补贴有效拉动了老年人就餐消费;通过建设补贴促进社会力量扩大服务供给,进一步织密养老助餐服务网络;通过奖励补贴激励养老助餐点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助餐服务,推动养老助餐点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政策实施以来,西城区共发放四类养老助餐补贴676.62万元,共带动市场消费7398.8万元,全区通过政府补贴撬动市场消费比例约为1∶11,实现了养老助餐点“政府输血+企业造血”,推动全区养老助餐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今年3月,西城区民政局对养老助餐服务补贴发放频次进行优化调整,将原来的按季度发放调整为按月发放。
集中配送变多元服务
随着养老助餐工作的不断深入,西城区养老助餐服务由最初保障失能、困难等特殊老年人的吃饭需求,转向关注全部老年人的就餐需求。
为提高老年人就餐选择多样性和服务便利性,西城区形成了以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配餐中心为基础,社会餐饮服务单位、社会单位内部食堂和社区养老助餐点为补充,集中配送中心提供支持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老年人可通过电话、小程序、微信群等多途径订餐,选择堂食、自取、配送到户等用餐方式。在“父母食堂”养老助餐服务的基础上,西城区升级“父母食堂+(家)”品牌,引入课堂、养生堂、育幼堂、五点钟校堂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实现食有餐、乐有享、学有课,让老人暖胃又暖心。
“老年餐”变“全龄餐”
烧茄子、炒鸡丁、狮子头……在长安商场地下一层的老年配餐中心,11种菜品、5种主食一字排开,老年人自助选择餐品后,按照2.98元一两的优惠价格称重收费,周边居民、上班族等社会人士也是“父母食堂”的常客。
在做好辖区养老助餐服务的基础上,西城区养老助餐点不断探索为周边上班族、辖区居民以及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全龄段人群提供助餐服务。各助餐点可提供套餐、小碗菜、自助餐等多种形式的就餐选择,通过拓展服务群体,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运营收入,增强发展活力,有效推动了养老助餐点可持续发展。
传统型变智能化
为提高老年人就餐支付便利性和补贴减免及时性,丰铭国际大厦地下一层“父母食堂”助餐点引入了智能结算设备,老年人购餐后只需“刷脸”就可以结算取餐,有效减少了老年人排队结算的时间。
西城区目前已上线了集服务、管理、监督于一体的养老助餐服务监管平台,该平台可以推送养老助餐服务订单,归集养老助餐服务数据,考评养老助餐服务商服务质量。依托数字化信息手段,西城区养老助餐实现了服务全留痕、数据可追溯、补贴及时核算、老人及时回访,有效提高了养老助餐政策落地的精准度。
目前,西城区已备案“父母食堂”320家,每周助餐量超过6万人次。通过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形象标识、统一支付设备、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服务“六公示”五个统一,养老助餐服务的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下一步,西城区将继续因地制宜探索区域特色养老助餐服务模式,让养老助餐服务可观、可感、可及、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