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河北邢台: 让农村老人“养老”不出村、“享老”不离家

  发布于2025-02-21    来源:转载网络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民政局以为老年人提供可感可及的健康服务为导向,通过健全服务网络、补齐服务短板、提升服务能力等举措,逐步探索出一条“养老”不出村、“享老”不离家的养老服务路径。

压实责任,构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围绕解决农村养老服务难题,南和区着力构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区级层面,出台《关于区级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政策支持、设施规划、资源整合、服务优化、机制完善等方面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出台《养老院规范管理专项整治方案》《养老院量化“千分制”考核细则》等,采取巩固深化一批、规范提升一批、末位淘汰一批的方式,规范区内星级养老机构管理运营。通过“引育结合”的形式,提升养老机构整体运营能力。在乡镇层面,依托8家分布在各乡镇的星级养老机构挂牌成立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扩大服务辐射半径、增设服务项目。鼓励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居家上门服务和探访关爱服务。在村级层面,在每个重点村建设1—2个示范性孝老食堂。目前,全区打造的首批10个示范性孝老食堂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统筹资源,补齐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短板

为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南和区整合多部门资源、综合施策,通过在关键处落子、在紧要处发力、在创新处谋划,有效激发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活力。区民政局统筹卫健部门、人社部门、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慈善协会、物业服务企业、志愿者组织、爱心企业等各方资源,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集中力量补齐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短板。探索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引入优质社会养老服务团队负责运营管理公办养老机构,并给予优惠政策。增加安宁照护、中医康复等服务,吸引更多老年人入住。在补贴资金使用上,区、乡两级重点“补”运营,村级(农村、社区孝老食堂)重点“补”建设。鼓励各养老服务站点面向各类群体提供服务,孝老食堂可以向社会开放,增加运营收入,增强发展活力。

以点带面,提升综合养老服务水平

为全面提升综合养老服务水平,南和区通过发挥8家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作用,以点带面引领和带动全区养老服务发展。将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周边村纳入“15分钟服务圈”,围绕助医、助行、助急等内容,探索开展上门服务。区民政局按照“择优确定、梯次推进、因地制宜、一村(居)一品”的原则,推出“院区适老化改造+适老家居配置+可口餐饮+政策优惠”组合服务,精心打造首批10家示范性孝老食堂、3家社区养老助餐食堂。出台《医养结合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将区、乡、村三级医护资源嵌入养老机构,打造11家医养结合机构。同时,抢抓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推广机遇,区民政、卫健、财政、医保等部门联动发力,着力探索“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居家有约、失能有保”的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为更多老年人提供医养康养服务。


The End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全国老年健康教育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aua@lnjk.org.cn

龙华已建35个长者饭堂,实现街道和“老龄化”社区全覆盖“不仅吃饭方便了,政府还有补贴,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中…
了解详情
3月3日,全省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
了解详情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3月28日公布的《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未来五年,银行业保…
了解详情

微信扫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