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北京今年将加强“老老人”长期照护 防治老年期痴呆

  发布于2025-03-06    来源:转载网络

2025年底,北京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不低于90%。支持发展综合性老年医学特色医院,做好老年人重点病种全流程服务,着力提升老年医学医疗服务能力。推动互联网医院为“老老人”提供老年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复诊、送药等服务。

       3月5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5年老龄健康工作会。据介绍,北京积极提升老年人的主动健康能力。开展失能失智老年人健康管理,累计筛查重点老年人16.3万人次;开展老年人“口福”项目,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口腔健康检查10万余人;在全市322个社区(村)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累计提供老年人心理关爱服务3万余人次。2024年,全市老年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70%,服务老年人236.7万人次。

       北京老年健康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有672家机构建设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占比达到86.7%。

       北京医养结合服务进一步深化。巩固医养“握手”对接机制。将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养老机构中65岁及以上的入住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确保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全覆盖。深化京津冀医养协同发展。依托北京市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平台,为河北环京县市65家医养结合机构提供远程协同服务。

       2025年,北京将聚焦健康老龄化,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夯实医养结合,破解发展难题:

       北京将提升老年人疾病诊治服务。推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2025年底,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不低于90%。支持发展综合性老年医学特色医院,做好老年人重点病种全流程服务,着力提升老年医学医疗服务能力。推动互联网医院为“老老人”提供老年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复诊、送药等服务。

       北京将加大社区老年健康服务供给。针对“老老人”等重点人群,推进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实现有需求的老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愿签尽签。

       北京将全面开展老年期痴呆防治行动。2025年社区记忆门诊建设不少于20家,推动区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建设;开展老年期痴呆筛查与早期干预,接受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人群认知功能初筛服务率≥80%。

       北京将加强“老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要设置和增加老年护理床位;引导部分二级及以下医院转型为护理院、护理中心;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护理院、护理站等长期护理服务机构;运行“互联网+护理服务”统一平台,增加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

       北京将推进多层次医养协议合作。推动新版《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文本(参考)》,加强服务供需对接,提高协议合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辖区养老机构做到“应签尽签”。


The End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全国老年健康教育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aua@lnjk.org.cn

龙华已建35个长者饭堂,实现街道和“老龄化”社区全覆盖“不仅吃饭方便了,政府还有补贴,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中…
了解详情
3月3日,全省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
了解详情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3月28日公布的《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未来五年,银行业保…
了解详情

微信扫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