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试过不想走 “短托养老”助力幸福“夕阳红”

  发布于2025-03-31    来源:转载网络

   据近日央广网报道,最近,上海多家养老机构推出“短期托管服务”——在子女外出、保姆回家等期间,为老人提供短期托养、喘息式服务。很多老人体验过短托服务后,对养老院的认识有了巨大的改观,决定常住下去。

       养老机构推出“短托养老”模式,是对养老市场需求的一次精准洞察和把握。长期以来,养老机构普遍只提供对老年人的长期照护,但对于那些平时居家养老、只是偶尔短期无人照料的老人而言,他们需要更灵活的照护方式。“短托养老”不仅能让老人随住随走,甚至还能“白天短托、晚上回家”,为子女解决燃眉之急的同时,让他们能够专心工作,不必为老人的生活担忧。相比居家照护,养老机构能够提供更专业、全面的医疗资源和护理服务,对于正在术后恢复等需要专业照护的老人而言,养老机构的短托服务是更优选择。

       更重要的是,短期的养老机构服务体验,有助于打破老年人乃至更多人对机构养老的信息壁垒和固有认识。在传统观念里,幸福的晚年生活往往意味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儿女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很有可能被打上“不孝”的标签。“短托养老”模式淡化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界限,老人的选择不再是“非此即彼”,而是能够根据自身状况选择更为灵活的养老服务。事实上,当老人真正走进养老机构,极有可能发现,这里不仅有周到贴心的照顾,还有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可以跟更多人交流,生活品质不但不会下降,反而可能会更加丰富多彩。

       对于养老机构来说,推出“短托养老”服务不仅能盘活部分闲置的养老资源,而且相当于一种“获客”渠道,有利于吸引更多老人来长住,进而提高入住率,这对机构的长期经营发展来说也有不少裨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扩大普惠养老服务。近年来,我国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推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打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推动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新方式,不断为老人提供更为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是每一位老人的期盼,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福祉。“短托养老”模式既能兼顾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满足老人和子女的需求,又具有专业性和可复制性,值得更多机构深入探索。期待各地驰而不息,不断发展完善养老事业和产业,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多高品质、多层次、专业化的养老产品与服务,让老年友好型社会渐行渐近。


The End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全国老年健康教育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aua@lnjk.org.cn

龙华已建35个长者饭堂,实现街道和“老龄化”社区全覆盖“不仅吃饭方便了,政府还有补贴,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中…
了解详情
3月3日,全省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
了解详情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3月28日公布的《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未来五年,银行业保…
了解详情

微信扫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