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吴兴区打造老年人可感可及可享可信的融合服务体系

  发布于2024-04-22    

近年来,吴兴区牢牢锚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目标,着眼精细精准,凝聚服务动能,强化要素保障,迭代数智发展,做好为老服务“四道题”,为13万老年人打造可感可及可享的融合服务体系。“老有康养”绩效评价居全省前列。

一、着眼精细精准,做强“基础题”,幸福颐养有感度持续提升。一是链接资源,建立“高标准”养老服务阵地。建成区级、镇街、村社分层分类的“一中心 三平台 全覆盖”居家养老服务阵地。联动多部门落实规划、建设、验收、交付“四个同步”,制定中心城区五街道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开展养老服务阵地提升三年行动,充分挖掘可用资源,以调换、租赁、划拨等方式,新增居家养老服务阵地10000余平米。完善考核办法,开展照料中心设施等级和服务星级评定。迭代升级养老机构设施设备,关停老旧养老机构2家,新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2家,实现新增床位420张。二是以需定供,完善“多元化”养老服务功能。实施低保、特困、高龄等四类老年人服务补贴制度,构建老年人需求精准画像,建立“基础性+个性化”服务清单,在全省率先制定生活护理、助餐服务等21项个性化服务项目,2023年个性化定制服务30余万单。聚焦老年人“吃饭难”系列痛点问题,建立以区级为中枢,镇街老年食堂为主干,村、社老年助餐点为枝干,邻里互助为补充的树状助餐服务体系。将点位助餐向三餐制拓展,订制一老一小和家庭套餐,开发手机订餐小程序,实现居家订餐、远程代点。三是引育并举,推行“高效能”专项养老救助。深化长护险试点,成立全省首家“长护险”服务保障中心,创新“363”工作体系,围绕钱从哪里来、人员怎么评、等级怎么定、失能怎么帮、机构怎么选、服务怎么管六个维度,建立“吴兴长护”的发展框架。针对重度失能老年人推出“亲情照护”模式,最高可获得每月2100元护理补贴,2023年累计为失能家庭“腾出”照料人员220余人,每户家庭减轻负担1.92万元,有效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设立专项养老救助资金,对申请入住养老机构的困难家庭老人,按定额补差原则,分别给予2200-2600元/月/人资金补助。

二、凝聚服务动能,做精“选择题”,居家乐养可及度持续提升。一是医康养深融合,一体服务更便捷。围绕社区医康养一体化综合服务,打造全生命周期养老社区,试点湖州鑫远健康城,创新老年公寓、旅居酒店、老年护理院“三院一体”医养结合模式,实现“医、康、养、研、居”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围绕养老机构国企化改革,发挥甲级医院老年医学、康复医学等专业优势,在湖州市蜀山养护院实现“院内医养双向转诊”,机构专业服务向社区延伸,形成医养结合新模式。积极探索医疗床位和养老床位就地转换,在明德医院开展试点,实现医养深度融合。二是小食堂大品牌,助餐市场深挖掘。引入老娘舅、浙北大酒店等品牌餐饮企业参与老年助餐。改造核酸检测亭为“助老暖心餐亭”,实现老年人助餐方便可及。全区建成老年食堂18家,老年助餐点185家,品牌连锁餐饮点5家,形成村社联网的助餐配送餐服务体系,2023年全年助餐60余万人次,相关做法得到国家级媒体新华社、央视等多次报道。三是实施专业照护,关爱服务入家门。以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国家级试点为契机,新建家庭养老床位350张,实现养老服务机构专业照护服务向家庭延伸。建立24项智能化改造项目清单、54项基上门服务清单及指导价格,依托定服务、定标准、定价格,推动为老服务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三、强化要素保障,做好“必答题”,品质康养共享度持续提升。一是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涵盖19条路径举措,聚力打造吴兴特色的老年人可感可及可享融合服务体系。制定《吴兴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浙里康养”工作方案(2022—2025年)》,确定了“四纵五横”工作体系,通过打造社区养老共同体等6项吴兴示范性品牌、“15+N”老年医疗服务网络等19项标志性成果和“多层次”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等28项突破性抓手,实现富裕富有、普及普惠的吴兴养老新模式。出台《吴兴区高质量推进“老有康养”八条政策》,针对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老年人助餐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配套,助力吴兴养老高质量发展。二是持续注重资金保障。每年安排养老服务资金5000余万元,重点投向居家养老、阵地提升、智慧监管等引导性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养老服务领域,投资1.5亿元的南山颐养中心已建成;投资2亿元建成医养一体的蜀山养护中心;2023年投资4.3亿元启动建设织东片区养老服务中心,打造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康养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三是持续优化服务保障。以乡镇(街道)为养老服务单元,将照料中心运行和居家上门服务、老年食堂运营等整合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吸引普康、福寿康等大型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参与为老服务。实施养老护理员队伍提升行动,聚焦收入关、发展关、规范关,建立特殊岗位津贴制度,根据技术等级给予200—1200元/月岗位津贴,免费开展技能提升培训,积极培树行业典型,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已累计培训家庭照护者4000余人。

四、迭代数智支撑,做优“加分题”,放心安养认同度持续提升。一是智慧化运行,打造“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迭代“一床一码”应用,通过“床码”和“人码”的绑定,将入住老年人和机构床位信息精准对应,实现机构床位动态管理和补助精准测算。试点推行以来,绑定床码2200张,服务老人243人,实现100%补供方向40%补需方转变,累计补贴金额66.26万元;解决了离院实时报、补贴自动算、服务精准管等难点,提升了政府监管和机构服务效能,试点机构老年人入住率提升10%以上。二是智能化应用,构建“全方位”智慧服务网络。搭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监管平台,以智能终端、无感设备、热线电话(2812348)为纽带,分析老人信息、养老政策、运营商服务能力等,3年来共采集长者信息12余万条,发送服务信息36万余条,热线呼叫12余万条。2023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20张,完成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智能无感终端配置32家,超额完成省定民生实事任务162%和140%。三是数字化监管,实施“全过程”服务精准管理。依托政府购买服务,对185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4家养老机构运行管理进行全域全时监管;依托智能化监管,结合线下满意度调查及回访走访,实施线上线下双线管理,形成70%线上核、30%线下督的“7+3”监督管理新模式;依托“一键帮助”智能按键、离床传感器、室内移动传感器、可燃气体探测传感器等智慧养老物联网设备,实时感知全区养老机构、照料中心养老资源及兜底老人整体情况。


The End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全国老年健康教育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aua@lnjk.org.cn

记者从民政部获悉,11月20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共同启动了新时代“银龄行动”。据悉,“银龄…
了解详情
 如何让广大老年人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快乐?11月20日,民政部在京召开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老龄工作…
了解详情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
了解详情

微信扫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