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应对老年认知障碍,家庭和社会准备好了吗

  发布于2024-05-08    

给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擦拭嘴角、清理排泄物、换洗床单和衣物、做饭、喂药……北京大学教授胡泳的一天24小时被切割得很碎。日前,《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的自述文章在网络上刷屏,作者胡泳认为当前社会对认知障碍老年人的情况不甚了解,呼吁社会关注老年人的需求。

据《2023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数据及防控策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到2050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预计将突破4000万。面对这一庞大的需要特别照护的群体,家庭和社会是否做好了准备?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型社会环境又该如何营造?

筛查率就诊率偏低

认知障碍防治意识有待提升

目前,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和路易体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70%左右都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认知障碍难以彻底治愈,因此防治是重点,要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知晓与需求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人群总知晓率超过九成,但主动就诊率仅有一成多。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疗现状调研报告》,我国近六成患者在出现症状后才首次就诊,体检或认知筛查发现问题后进一步明确认知障碍的患者仅为10.06%。“很多老年人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下降是自然衰老的一种正常表现,没有早期筛查的意识。”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武笑楚告诉记者,目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尚无特效药,等到患者所有的临床症状出现时,太多的神经元已经死亡,基本上难再逆转,“若能早筛查、早预防,可以减少1/3的患者。”

为推动认知障碍筛查率提升,2020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探索开展抑郁症、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2年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社区(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达80%。

加强早期有效干预

把专业理念应用于行动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老年痴呆症等的有效干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也明确,“有条件的地区要对初筛发现的痴呆风险人群进行分类干预服务”“根据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提供认知训练干预,降低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

“轻度认知障碍是干预的最佳时机,病程是可控,甚至是可逆的。”据武笑楚介绍,认知功能从高到低分为无认知损伤、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又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对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记者梳理发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海南等多地开展了老年认知障碍早筛干预服务,比如海南省将“老年人认知康复数字疗法试点”列入2023年为民办实事事项,对筛查结果提示有认知下降或认知损伤且有诊疗意愿的老年人提供数字疗法服务。同时,也有一些社会组织,比如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剪爱),重点瞄准主观认知下降和轻度认知障碍人群提供分类管理和分级干预方案。

剪爱深耕脑健康与认知症预防领域11年,进行了许多探索,比如针对社区的主观认知下降人群开办“记忆学堂”脑健康教育项目,提升居民脑健康素养与认知储备,同时创建静明荟社区体脑激活中心,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提供家门口的脑健康综合干预服务,像运动、营养、认知训练、记忆力训练等。“我们2015年提出认知障碍分级预防体系框架,一级预防治未病,二级预防治欲病,三级预防治已病,目前受益人数超过2万人。”剪爱创始人汤彬表示,有效应对老年认知障碍需要建立健全包括倡导、科普、教育、筛查、诊断、干预、治疗、照护所有环节的全程管理社会支持服务体系。

减轻家庭照护重负

开启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环境建设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忘记关火、忘记回家的路,性格变得急躁易怒或者不爱社交,甚至失语、失认等,病程进入中晚期,患者家庭就要面临怎样照护、谁来照护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特别是随着疾病进展,家庭照护会逐渐扩大到全面的个人照护和几乎不间断的监管,慢慢超出家庭成员的承受能力,患者个人及其家庭照护者都急需专业的后续支持。

从吃饭靠喂到自主进食,从锻炼看心情到独立行走,赵文军(化名)老人入住湖南省长沙阿默认知症照护中心后,规律服药、适当运动、锻炼思维,他从“高需求宝宝”化身“听话的好学生”,状态好转。近年来,顺应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特殊照护需求,认知障碍专门照护机构、养老机构失智照护专区在多地不断涌现,有些地方还制定了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地方标准,迈出了规范化发展的步伐。但与数量庞大的认知障碍老年人相比,目前能够提供专业照护的养老机构严重不足,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的认知障碍支持服务成为众之所望。

“看到母亲脸上重现笑容,我真的很开心。”徐芝焕(化名)的女儿欣喜地表示,母亲患有轻度认知障碍,在上海市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接受专业日托照护200多天后,不再像之前那样排斥与外界交流,而她自己也在认知症家庭支持中心学习了专业照护知识和技能。据了解,天山路街道开展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以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认知障碍宣传、筛查、资源转介、日间托养、家属支持、非药物干预、就医转诊等服务,建立起以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认知障碍专业照护型日托为核心的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网络。

2019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试点推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整合医疗机构、专业社会组织等认知症专业照护资源,引导认知障碍患者在社区早发现、早就诊、早干预、早支持,打造认知障碍全链条服务体系,并出台了《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推进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目前,全市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街镇达到170家,占全市街镇总数的80%。

如今,四川成都、浙江杭州、山东青岛等地都在探索推行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让认知障碍老人及其照护者得到越来越多的关心和帮助


The End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全国老年健康教育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aua@lnjk.org.cn

11月18日,眉山市银发经济工作推进会召开,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祝才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
了解详情
“我们社工同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一起,入户倾听案主的担忧和恐惧,为案主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鼓励案…
了解详情
11月25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蒙徽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听取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平台建设…
了解详情

微信扫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