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孙国根)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联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和陈仁杰教授等,首次通过研究证实长期暴露于PM2.5会显著加速认知功能减退,空气污染高暴露的居民脑内可过早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改变,从而导致认知障碍的发生。因此,持续减少空气污染暴露或可大大减轻痴呆疾病负担,这应在公共卫生政策决策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初级预防中予以考虑。该研究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期刊《生物精神病学》上。
该研究共纳入31573名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参与者,并对1131名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和生活方式研究参与者均进行了阿尔茨海默病脑脊液核心病理生物样本测量,并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发现,PM2.5暴露量每立方增加20微克,认知功能减退发生风险可增加10%。生活在PM2.5较高暴露值地区的个体,总体认知能力较差,其反映总体认知功能的量表评分变化率显著增加,体内反映阿尔茨海默病核心病理的淀粉样蛋白高负荷的指标明显异常。
该研究还发现,PM2.5长期暴露引起的认知功能减退,可能是受反映阿尔茨海默病核心病理的淀粉样蛋白异常介导的,中介比例在17%至22%。与此类似,暴露于环境中臭氧和二氧化氮污染的居民有很大可能性发生认知功能减退,尽管两者并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PM2.5环境空气污染的居民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比低污染区个体明显增高,且高暴露的群体脑内可过早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改变,从而加速认知减退的进程。
郁金泰指出,该项目研究为建立大气污染引起认知功能减退的因果关联提供了关键的生物学合理性依据。